金釵石斛 (學名:Dendrobium nobile Lindl)又叫金釵石、扁金釵、扁黃草、扁草。是一種生長于我國西南、華南、臺灣等地的多年生蘭科草本植物,其中又以赤水的金釵石斛較為出名。金釵石斛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石斛品種,《2010版中國藥典》收錄了金釵石斛,記載了其功能為“益胃生津,滋陰清熱。用于熱病津傷,口干煩渴,胃陰不足,食少干嘔,病后虛熱不退,陰虛火旺,骨蒸勞熱,目暗不明,筋骨痿軟。”此外,金釵石斛花色艷麗、花姿優美、清香宜人,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,是很多蘭花愛好者的收藏珍品。
金釵石斛鑒別:金釵石斛莖下部圓柱形,中上部扁圓柱形,稍曲折略呈`之‘字形。節明顯,節間長1.5-6 cm。表面金黃色或綠黃色,有光澤, 具深縱溝及縱紋,節膨大,棕色,節上有互生花序柄痕及殘存膜質葉鞘。質輕脆,斷面較疏松,灰白色,有短纖維狀維管束外露。氣微,味苦。
金釵石斛的功效與作用
金釵石斛是《2010版中國藥典》收錄的四種石斛品種之一,與馬鞭石斛及鼓槌石斛一起并列石斛下。
【性味與歸經】甘,微寒。歸胃、腎經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益胃生津,滋陰清熱。金釵石斛的功效與作用主要用于熱病津傷,口干煩渴,胃陰不足,食少干嘔,病后虛熱不退,陰虛火旺,骨蒸勞熱,目暗不明,筋骨痿軟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6~12g;鮮品15~30g。
金釵石斛的食用方法
1.金釵石斛泡茶
煮水當茶喝,而不是用開水泡著。通常,金釵石斛一次要煮6~10分鐘,注意要用文火,煮沸時間短,水開后要馬上喝,邊喝邊添水,金釵石斛水顏色最深的時候是營養最豐富的時候,這個時候的水一定不要浪費。
2.金釵石斛煲湯
豬骨洗凈后飛水,其他材料用清水洗凈后稍浸泡,在瓦煲內加水2500ml,水沸后將所有材料放進煲里,慢火煲2小時,加鹽即可。
3.金釵石斛熬粥
每次取鮮石斛30克,加水200毫升,久煎取汁約100毫升(因石斛最耐久煎,方可出效),去渣,選用北粳米50克,冰糖適量,同入沙鍋內,再加水400毫升左右,煮至米開粥稠停火。
銅皮石斛的功效不明,但是做為蘭科大家庭一員,銅皮石斛的花有很高的園藝價值,銅皮石斛花淡黃色,看起來清單素顏,其花香也很奇特,不同植株有不同的香型,有玫瑰花香,梔子花香,茉莉花香等,小編的不少斛友鐘情于銅皮石斛,就是因為它的各種花香。
附:金釵石斛老鴨湯
[原料]江金釵石斛50克,老鴨一只,姜10克,料酒20克、鹽少許。
[烹飪]將老鴨洗凈,放沸水中氽燙后撈出,夾凈細毛;金釵石斛與鴨子一起放入陶鍋或砂鍋中加清水用小火煨約2小時,至鴨肉酥透;加適量料酒、拍散的姜塊和蔥段調味,即可。
相關閱讀:金釵石斛的傳說
金釵石斛,秉陰陽之氣以生,莖有小節,色黃類金,似古代婦女飾物—金釵而得名。
本草綱目將石斛直接稱為金釵:“其莖狀如金釵之股,故古有金釵石斛之稱。今蜀人載之,呼為金釵花。生于石上,其根糾結甚繁,干則白軟。其莖葉生皆青色,干則黃色。開紅花。頻交以水,經年不死,俗稱千年潤。石斛短中實,木斛則長而中虛,甚易分別。
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其經典名著《本草綱目》里記載:“其莖狀如金釵之股,故古有金釵石斛之稱,今蜀人栽之,呼為金釵花”,“石斛開紅花,短而中實……處處有之,以蜀中者為勝”,這里的“蜀”也即四川。 其他人還看了: 鐵皮石斛與金釵石斛的區別
金釵石斛盆栽種植技術與日常養護
本文介紹鐵皮石斛和川貝搭配食用的功效與作用與禁忌,兩者同食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,尤其是對咽干口燥有效。適用于肺脾兩傷,營衛虧虛而致吐血、咳逆喘急、舌色光紅者,尤其適合嗓過度、煙酒過重的人士。